新闻动态
在国央企, 数年不动的岗位, 始终未提拔的职务是什么原因
2025-04-12
在国央企,倘若你在工位上默默耕耘了十多年,却依旧只是一名普通员工,这件事可不能单纯归咎于体制规则。说实话,十年都得不到提拔,本质原因在于你潜意识里就没有强烈的晋升渴望。这就好比那些天天叫嚷着要减肥,却始终管不住嘴的人。只要你对升职的欲望能有减肥决心的三分之一,早就摸到中层的门槛了。
提拔是一场需要自驱力的马拉松
在国央企,总有人天真地把提拔想象成自动贩卖机,觉得只要投入足够的工作年头,就能收获晋升的奖品。但现实中的职场更像是健身房,教练把健身器械都准备齐全了,可要是你自己不主动去举铁锻炼,永远也练不出健硕的肌肉。
更何况,职场里存在太多“假努力”的现象:每天按时打卡上下班,按部就班地完成规定任务,一点都不敢突破常规。处于这种工作状态,别说十年,就算工作二十年,也只能一直在基层徘徊。
真正的内驱力,就像是要给自己的手机充电,必须自己主动去寻找插座。比如,把工作中每一件自己出色完成的小事,都当作向晋升之路递交的“投名状”;永远比领导多想一步,提前做好准备;即便被领导批评,遭遇困难挫折,也要有坚定破除困难的信心,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主动复盘总结经验教训。
想提拔,就要提升认知、参悟人性
多年来,你自认为工作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,却始终没有得到提拔,难道真的是领导有眼无珠吗?大概率是你没有参透提拔背后的规则。
首先,要摒弃学生思维。别再盲目相信“努力就有回报”这一套。在国央企职场,考量的是综合能力,业务能力仅仅只占30%,剩下的还要看:你在领导面前的能见度,也就是领导是否清楚你的付出;领导对你的认可度,即领导是否放心把重要任务交给你;以及整体的职场环境,比如当前是提拔的扩张期还是收缩期 。
其次,要吃透隐性规则。简单来讲,文件上所写的提拔标准是通用的“普通话”,而实际操作中遵循的却是“方言”。例如,“群众基础好”意味着在关键时候有人愿意为你发声;“大局意识强”就是要学会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;“敢于担当”就是能够主动承担棘手的任务 。
最后,要跨越人性陷阱。千万别在领导面前故作清高,领导心里可是清清楚楚的;也别嘴上说着提拔无所谓,可看到别人升职了,自己心里却酸溜溜的,这种矛盾纠结的状态最耗费精力;合理争取资源没什么丢人的,即便是和同事竞争,勇敢去争又何妨?在职场中,同事和你本质上就是竞争者,不必有太多顾虑。
躺平无罪,但别骗自己“不想站起来”
在国央企,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:那些天天抱怨没有晋升机会的人,一旦真正有机会摆在面前,却往往选择退缩。就像在挤地铁时,一边骂别人抢座,可车门打开时,自己却也不往里挤。这种心态的根源其实是恐惧——害怕承担责任,害怕遭到他人非议,害怕打破现有的舒适区。
所以,不妨问问自己,你是真的不想被提拔吗?想要检验自己是真躺平还是假佛系,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问题:当听说同事升职时,你是真心为其祝福,还是心里泛起一丝酸意?领导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,你内心是兴奋还是抗拒?看到竞聘通知时,你是立刻去研究了解,还是直接划走无视?
其实,真正躺平的人都活得很通透:要么彻底放弃晋升的想法,一门心思搞副业;要么把“划水”技能修炼到极致。最不可取的就是“仰卧起坐式奋斗”——躺平没几天就不甘心,努力奋斗两下又放弃,在焦虑和摆烂之间反复折腾。
不管你是渴望提拔,还是选择躺平,这都是个人的自主选择。只是如果你对十年未被提拔这件事还是心有不甘,与其一味抱怨,不如先真正点燃自己内心对晋升的渴望。在国央企的职场中,你可以选择退出这场竞争,但千万别假装参与,因为职场永远不会亏待那些真正有追求、有目标的人。